|
前几年一直在重钓网围观学习这个钓法。谷麦啊 手车竿啊 都买了 试了几十次 毛线都没有 个人总结了下 一个是技术不到位 选位啊 逗钓啊 这些技术和细节不到位 一个是可能我们这鱼有偏口 我做了十几次实验 每次都是隔二十米左右 第一个窝子打谷麦 第二个打玉米 第三个打红虫蚯蚓颗粒 第四个谷麦 第五个玉米 第六个颗粒 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 可以在颗粒窝看到鱼泡 手竿下去 守钓经常能钓到鲤鱼 谷麦窝玉米窝 至今没见过发窝 有过连续七天左右 每天在这六个窝子续窝 续相同窝料 结果还是一样 谷麦玉米窝有鲫鱼和各种杂鱼 没有鲤鱼 而且鲫鱼也偏小 我在河边观察过 本地人打窝基本都是pk红虫蚯蚓颗粒 我感觉长年累月 应该是鱼有一定程度的偏口 请教了多个老师傅 大部分也都是这么分析的 钓到鲤鱼基本都是饵料或者颗粒 谷麦没听过。。玉米基本没有钓到过鲤鱼 二年前我开始玩矶竿滑漂 本人更喜欢手竿博鱼的刺激 老钓位后边就是一排大树 太阳不晒 但是矶竿施展不便的缘故 所以还是玩手竿居多 有一次心血来潮 用大钓台搬到水里 矶竿可以勉强施展 钓了可能离岸有二十五米左右 打了红虫颗粒 二十分钟左右 窝点像开锅一样 明显是鲤鱼泡 用颗粒做钓 连口 收获颇丰 嘿嘿 就是个体偏小 三四斤左右居多 一直怀疑 是不是因为下网和电鱼的太多 所以稍微大点的鱼都不靠边哩 因为懒得缘故 在老钓位就用矶竿滑漂搞了一次 目前只能当做个例 准备过几天再去老钓位用滑漂试验试验 哎 因为懒 有同行钓友了鱼获送人 自己去都放流了 搞得老婆天天问我 为啥钓鱼晒得黑不溜秋 没见过拿回来过鱼 以后得勤快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