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整浮漂一般都围绕着调灵敏、调迟钝进行。调整时,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垂钓时,水面上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浮漂调得迟饨,鱼儿咬钩时信号反应不明显,但稳定性好;浮漂调得很灵敏,其稳定性要差些,但鱼吞食时信号反应很清楚。因此一位台湾钓鱼高手对调整浮漂总结了一个口诀:
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4)调钝钓灵,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调钓变法:
一 、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 、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 况。
三 、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 、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天气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轻”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决不能钓灵,一定要双饵落底,调灵钓钝。但如用细身细尖子小漂,则调平水钓半目或一目。在鱼少的水域中为使钓饵有动态仿真效果,来引诱为数不多的鱼时,可以钓灵。但是小杂鱼多的地方,还是钓钝为好。在平时钓鱼的开始阶段可以钓灵。这样发窝快,又能及时了解鱼进窝的情况。但要随进窝鱼数的增多和“鱼口”的变化逐渐过渡到钓钝。
垂钓中,气象、水质、鱼情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上钩率,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现以钓鲫鱼为例,介绍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江南地区初夏五月、黄梅季节及雷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特别低,水中溶解氧大大减少,鲢鱼、鳊鱼等中上层鱼出现“浮头”:这时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的鱼儿摄食量锐减,即使吃饵,也是“探”“试”者多.吞食者少。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调四钓二”已难见效果,极少上鱼了。此时浮漂调、钓应“调五目钓平水”或无风“调六目钓一目”,行话称“调灵敏、钓灵敏”。要检验当时浮漂调整是否适当,则要看浮漂有“顿”感时能否连着上鱼。
春季鱼儿产卵前后和秋高气爽时节,鲫鱼旺食,有时正常“调四钓二”时,有“顿”感,但空竿比例大。据实验观察,这是由于摄食凶猛,其吸食时比通常情况下嘴与饵的距离要稍远,当钓者见漂下一目时,实际饵还未吸人口,故扬竿未中鱼。视动态,钓手应改“调三目、钓二目”,也称调迟钝、钓迟钝。
近年来、各地出现不少专供比赛和娱乐的职业垂钓池塘,放养的均是每公斤80余尾的小鲫鱼,钓手们称“片子鱼”。竟技钓赛中以尾数计分,要钓起已出水数十次,见过世面的“滑鱼”,按正常的“调四钓二”恐怕收获甚微。此时最好用“调五钓四”,有的甚至“调六钓七”才竿竿有鱼。这就是“调灵敏、钓迟钝”。
另外在日常垂钓和比赛中,本想钓取大鱼,但老是在半水被小鱼接钩,影响成绩。这时也应改小号漂为大号浮漂,使钩饵入水后很快到底层,以减少中途小鱼咬钩机会。若专钓小鱼则反之,可换大漂为小漂,使轻坠带着钩饵慢慢漂沉,让上中层的小鱼来抢钩。如比赛钓尾数多少,这不失为一种取胜之法。这就是“调迟钝、钓灵敏”的实际应用。
若风浪较大或在流水中垂钓,浮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可换大号浮漂,并增加坠子重量,或改换较细的主线,可减少水流对线的冲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