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钓鱼网 —— 骑马挎枪钓具论坛
标题:
黑坑塘的各种乱相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夏钓鱼网
时间:
2014-10-24 12:39
标题:
黑坑塘的各种乱相
一些放鱼、也常换水但长年不清底的竿坑,夏天因为烂泥臭底的现象不少见。我如果不是去年钓鱼时,为了捞回掉落水中的浮漂。也不会了解到臭底鱼坑的“遗臭”:那年夏天,我在市南郊北湖公园一收费鱼池钓混养。据说多大鲫大鲤,垂钓中感觉此坑鱼密度极低,钓底漂相几乎无口可言。半水小鲫鱼、白鲦不少,鲂鱼偶尔来一条。郁闷之间,殊不知前后竿鱼情大变。前一竿半水中小鲫,再抛竿上钩的小鲫鱼下面竟然跟了一条斤半的鲤鱼,抄鱼的时候不小心。主线一下子从竿梢上脱落了。我顾不得鱼了。只是惦记着大线上那只宝贵的“悟道”硬壳羽毛软尾漂。于是赶紧下抄网,将漂子搭上来。就在人从小钓箱上起身,扎马步,左手捏漂,右手预备扔掉抄网,把大线拽上来的时候。人不知怎地,小腿一软、一个趔趄,一头栽进了前面的水里。当时只是感觉迎面一凉,人的双手已经按住池底的软泥,身体不住的向深水中滑去...我连呛带惊吓,双手在水中乱抓了半天。方才抓住一把身边垂落到水中的的葛藤,立起身来。水不深,没腰。只是泥太软,如果不是鱼池老板拿一个粗竹篙把我拉上来。可能还要在这软泥中陷的更深』
人上来之后,我见浮漂未丢(好在及时撒手,人下坑的时候漂子掉落岸上了),回身坐到另一侧的池边,预备清洗一下脚上粘满黑色淤泥的凉鞋。不伸手不知道,脱下鞋子的瞬间,那股恶臭的味道直冲脑门!不形容也罢...人且如此难受,况乎鱼?也就在这水深只有1米多的地方却能离底钓到鲤鱼。
具体鱼情具体分析,还应该考虑到钓场中的情况,比如鱼的种类、密度、来源等。夏季,活鱼的运输过程伤鱼严重,通常竿坑的鱼一般都是来自附近的鱼塘,而竞技池的鱼情则比较复杂。因为很多的竞技池会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有临赛前往池内补充一批新鱼的习惯,如果池内的鲫鱼多,可能还会有很多当年的夏花小鲫鱼苗。除了小麦穗,它们也是闹钩的小“帮凶”,因为新、老鱼群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塘中老鱼的密度不是太高的时候,新鱼还有扎堆转坑、熟悉探索新环境的现象。为了熟悉新环境,新放入的鱼群一般至少需要两到三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才稳定下来。池塘越大,熟悉环境所消耗的时间也就越长。在新放的鱼群不够分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一种钓鱼人之间一转坑就轮番上鱼的现象。在鱼群没有到你面前的时候,只能是糗着钓老鱼、养住窝子等新鱼。谁留住鱼群的时间越长,谁也就越容易收获不菲。
窝子除了新老鱼的问题,还有鱼种的分布问题。国内大部分的竿坑和兼营竞技的标准池都是混养,北方一般都是鲫鱼、鲤鱼为主,兼顾草、鲂、鲢鳙。对外开放的按天收费竿坑,往往是以鲫鱼鲤鱼为主,有着相对数量较少的大体型的草鱼、鲢鳙等。鲫鱼均在半斤以内,多是1~3两大小。鲤鱼规格在半斤到2斤左右。另有少量5-10千克的大体型草鱼,鲢鳙等,而按重量收费的鱼池多数是直接放养达到上市体型的成品鲫鱼、鲤鱼。另有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美国回鱼、青鱼等),这类竿坑一般没有太大体型的鱼。因为按斤收费的鱼池收费较高,以接待性和团体性的消费为主,平时去得人数比较少,往往池塘内鱼的密度比较大一些,一些钓混养为主的钓鱼比赛也往往选择在这这种按斤收费的钓场进行。其实一些地区的混养竞技池除了接待比赛和平时练竿之外,经营性的钓鱼收费也往往是按斤收取的。练竿计时收费、带走鱼获时称重计价或限制数量,也是很多经营竞技池的商家没有比赛时的谋生之道。
一般在混养坑垂钓有“天坑鱼稀、斤坑鱼稠”的说法。虽然个人认为不完全准确,还是建议是大家钓竿坑时,针对性的主攻数量较多、品质较好的一种进行垂钓。鲫鱼多、鲤鱼少,当然是在饵料线组上主攻鲫鱼兼顾鲤鱼。如果想要追求上鱼的质量,只能是针对草、青、鲢鳙等。休闲钓可以容许有较多的功夫来“守”或是“糗”大物上钩,若是比赛,根本不会有这等闲工夫。钓鱼比赛讲究的就是速度和效率,放弃“一尾鱼定天下”想法。所谓:“钓最多的鱼靠功力,钓最大的鱼靠运气”。咱们绝大部分人指望不上交好运,还是求稳,用最可靠的方法多提升一下自己的基本功吧。
钓友们预备前往竿坑钓鱼,或是前去参加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打听清楚这个鱼塘平时的一些情况。比如老板怎么喂鱼的、什么时间放的鱼、平时都是喂养些什么、钓友们近期的上鱼情况等等。其实这些往往在渔具店内钓友的闲谈中就能得知一些。很多时候,可能打听到的钓场消息,或是参赛时比赛主办方介绍的鱼情与实际鱼情不符。我们在聆听这些信息时,除去一些言语中夸大其辞的东西,组合其中的信息片段,在结合实地一些考察,是不难得出结论的。夏季判断池塘鱼情的一些参考思路 第一,高温季节,几乎所有的混养鱼池都要把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密度上,也就是说,池鱼的密度不会过大。否则一旦翻坑,鱼塘老板只有坐在池边拍腿大哭的份儿了。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哪个鱼塘老板会愿意冒赔本翻船的危险。那些鼓吹鱼塘中鱼的密度超级大的言论,在盛夏时节值得质疑1
第二,夏季的肥水鱼池不可能有太好的鱼口,就算是去钓鲢鳙也很难有好收获。因为夏天的肥水耗氧量巨大,pH值偏酸性,气温高。闷热时,白天鱼浮头、晚间鱼缺氧。鱼的密度越大,鱼口越轻、越没有胃口。有钓友曾经断言:能平安度夏的肥水竿坑,鱼的密度肯定高不了。当你看到浑浊的灰绿色的肥水塘时,那些宣称自己在此一天钓了几十斤的“神话”的人,让他们的“神话”就此打住吧!
第三,坑小水浅鱼难钓,坑大水深鱼乱跳。夏季一米以内深度的浅水,想要过钓瘾很难,是夏季白昼水温高,鱼儿难受...白天“水煮鱼”,鱼儿的境地可想而知...我认为比较好钓的一个生口池,赶上麦收后农业用水高峰期,连续抽水导致水位骤然降低到半米左右...结果骄阳之下,鱼儿大批的死亡,损失可谓惨重。盛夏时节的浅水池几乎就是鱼儿们的活地狱。哪里还能指望有高密度的鱼群?
那深水是不是会好一些?在夏季的“艳阳天”里,也不见得深水的池塘能好钓。入夏时虽然白天温度高,但是气压也较高。在水质较好的竿坑下钩,白天也能钓的不错。最好是钓太阳晒不到的池边建筑物阴影里,如池中的浮桥下。船只下面往往会效果更好些。6月下旬,麦收完毕之后,“桑拿天”渐多。这种人和鱼都难熬的日子里,除了闹钩的小鱼外,极少有人能钓的比较满意。三伏天最好的钓鱼方式是夜钓,只要是能避开蚊子的侵袭,夜钓的效果是远远好于白天的。最好的时间段是午夜前后和天刚拂晓两个时间段。入伏后,因为白昼间气压较低。常常见到池中鱼儿频频跃起,伸竿下钩时却全无动静,原因大概就在这了。
第四,在一些网站上,常见某人在某池塘收获巨丰,其他钓友兴冲冲前往时,往往是深刻体验了“守株待兔”的意境,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个别竿坑的塘主(特别是按天计费的),因为池中的鱼密度较大,常被一些钓友“黑大坑”的手段搞得连底赔,为了保证盈利。往往采取一些控制出鱼的办法,容许一些钓位可以有好的收获。而另一些钓位上作了一定的技术性的限制手段。比如抛洒些化学药物、水下做一些拦截鱼类进窝的设施。甚至是利用地下水的水温来影响鱼的摄食欲望,因为鱼塘老板可以不定期的进行调整。除了老板本人之外,很少能有钓友摸透其中的底细,结果就是白花了冤枉钱。
还有一些按天收费的鱼塘,本来鱼的密度就不太大。偶尔放鱼,被幸运的钓友赶上了丰收,盛传之下,钓友们趋之若骛。交完钱傻了眼,不见了传说中的疯钓鲫、疯钓鲤场景,偶尔上鱼的鱼情,让你难以捉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后只能是感慨运气不佳。个人认为钓友“黑大坑”和老板“黑心坑”都是不好的现象。这说明了现实社会中“钓鱼产业经济圈”中道德缺失的一种不良现象。只有寄希望竿坑经营者和钓友之间互惠互利、互相照顾对方利益,才能实现渔场获利、钓友开心的良好发展前景。个人以为一些国外的钓鱼场所或许能为我国休闲钓鱼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的思路。
欢迎光临 华夏钓鱼网 —— 骑马挎枪钓具论坛 (http://bbs.chinaqmkq.cn/)
Powered by Discuz! X3.2